2024年美國大選中,特朗普和馬斯克兩位跨界“頂級玩家”深度捆綁在了一起。然而,網(wǎng)絡中關于這對看起來親密無間的兄弟組合的未來走向,卻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CP粉認為他們關系密切,利益捆綁極深,不會輕易散伙。而拆CP大軍則認為這種熱絡只是選舉后短暫的蜜月期假象,一旦特朗普真正開始接手總統(tǒng)事務,馬斯克很可能就被“杯酒釋兵權”,甚至是卸磨殺驢。
CP粉和拆CP大軍,到底誰的更有理有據(jù)?
(一)唯愛彼此真兄弟?
首先來看,堅信真兄弟CP粉們給出的證據(jù)。
證據(jù)一,馬斯克和特朗普是惺惺相惜,末路攜手的相互救贖,有深厚的情感和信任基礎,對彼此愛不釋手?
證據(jù)二,馬斯克暗渡陳倉,很早就已經(jīng)介入了特朗普選舉工作。“政府效率部”成立后,未來馬斯克將會更多介入美國政務,兩人更加深度綁定。
回顧特朗普和馬斯克選前的一些信息點,說他倆是“末路攜手”確實稱得上貼切。先來看特朗普。如果把特朗普比作一個牌桌上的賭徒,那么,2024年的大選就是他壓上的最后一枚籌碼。根據(jù)公開資料,截至2024年選舉日前,他正面臨超過34項刑事和民事訴訟,涵蓋逃稅、選舉干預和商業(yè)欺詐等指控。此外,他面臨著超10億美元的債務追討。所以如果特朗普不當總統(tǒng),等待他的可能就是破產(chǎn)+坐牢的雙套餐。
特朗普是為自己博一個生機,那馬斯克又遇到了什么困境?怎么會突然和特朗普捆綁在一起?要知道他曾經(jīng)可是站在民主黨一邊的。
2021年,馬斯克曾是拜登政府“綠色新政”的明星企業(yè)家,但到了2022年,兩者的關系急轉(zhuǎn)直下。導火索是拜登政府在一次關于電動車補貼政策的會議上,將特斯拉“排除在外”。馬斯克對此發(fā)文回應“特斯拉沒有被邀請很奇怪”。
在電動車賽道,拜登政府的補貼政策更多向傳統(tǒng)車企傾斜,特斯拉幾乎被邊緣化,其自動駕駛項目也頻頻遭遇新規(guī)限制。2023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開始對特斯拉的一些業(yè)務展開調(diào)查,其中包括對其自動駕駛技術的監(jiān)管審查。馬斯克將此視為民主黨政府針對他的政治報復。
不僅如此,拜登政府呼吁對美國超級富豪征收更多稅的做法也讓馬斯克不滿。他曾在推文中表示:“我同意我們應該將精心設計的避稅計劃定為非法,但這樣做會讓很多捐助者感到不滿,所以最終只會看到口頭承諾,而不會看到實際行動?!?/p>
此外,馬斯克收購X(原推特)后,一直高調(diào)宣傳“言論自由”,但在拜登政府眼中,他的操作更像是打開“假新聞”的潘多拉盒子,數(shù)次被調(diào)查是否縱容虛假信息傳播。
就以上的調(diào)查結果來看,2024年的馬斯克看似風光,但實際卻是從特斯拉到SpaceX,再到社交平臺X,他的商業(yè)版圖無一不是民主黨政策攻擊的靶心。這似乎更像是民主黨讓馬斯克前路難行。所以,馬斯克確實有理由為自己找一個“價值觀契合”的盟友。
不過,這種共同打江山的感情并不牢靠,在政客面前,存在著隨時被舍棄的可能性。但這個時候,CP粉們說了,特朗普和馬斯克不一樣,他們是真愛彼此,不遺余力。
馬斯克在整個大選中后期極速發(fā)力,從金錢到平臺全力支持,甚至還帶著母親一起上場。對于馬斯克這位將自己推上總統(tǒng)寶座的頭號功臣,特朗普在勝選演講中滿是溢美之詞,3分鐘內(nèi)11次提到馬斯克。
整個十一月,兩人的互動格外頻繁,合體出鏡率極高,甚至方方面面介入彼此的工作和生活。
當?shù)貢r間11月19日,《政客》雜志發(fā)布了題為《唐納德和埃隆對彼此愛不釋手》文章,其中一位近距離觀察過馬斯克和特朗普互動的人士稱:“馬斯克和特朗普總統(tǒng)一樣,不在乎別人怎么看他,而特朗普總統(tǒng)覺得這很新鮮,馬斯克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真正能理解特朗普總統(tǒng)的人?!?/strong>
《華盛頓郵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馬斯克“已在海湖莊園安居,幾乎每天都出現(xiàn)在俱樂部與特朗普嬉鬧,他想有多大影響力就有多大。”
面對特朗普不遺余力的贊賞,馬斯克也十分積極地給出回應,稱自己是特朗普的“第一兄弟”。
此外,CP粉們在給這對“真愛組合”找證據(jù)的時候,還提供了一種說法,稱兩人早在2024選舉年之前就牽上線了,特朗普很早前就已經(jīng)開始向馬斯克尋求資金注入,雙方應該是早就達成了某種默契。
2024年3月5日,《紐約時報》發(fā)文稱特朗普與馬斯克會面并尋求資金支援。據(jù)三位了解情況的匿名人士透露,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棕櫚灘與馬斯克以及幾位富有的共和黨捐助者會面,特朗普急需資金注入以幫助他的總統(tǒng)競選。但是在那個時候,馬斯克并未直接表達要支持哪位總統(tǒng)候選人,但是馬斯克認為擊敗拜登很重要。
《紐約時報》的另外一篇報道說,曾經(jīng)反對特朗普的硅谷科技大佬們,有一部分已經(jīng)開始要扶持特朗普上位了,但是他們還在猶豫,因為特朗普官司纏身,他們的錢,不想用在為特朗普支付高額的法律費上,而是想讓美國大選成為一個嚴肅的政治活動。
特朗普曾經(jīng)主動向馬斯克“要錢”的報道,出現(xiàn)在今年3月份,當時特朗普官司纏身,自顧不暇。
但有數(shù)據(jù)顯示,其團隊4月份的時候,僅在佛羅里達州億萬富豪投資人約翰·保爾森家中就一舉籌得5050萬美元,刷新了美國單場政治活動最高籌款紀錄。截至5月底,助選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所持資金就已達9370萬美元。6月份的時候,BBC報道了特朗普“封口費”案之后的籌集資金的情況,稱僅在特朗普被判有罪后的24小時內(nèi),其競選團隊收到的在線捐款金額就達到了5300萬美元,打破了共和黨在線捐款的紀錄。
這樣來看,特朗普非要向馬斯克“要錢”競選這件事兒,就存疑了。
錢在選舉中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但是特朗普可能更需要這些科技大佬的支持,畢竟這部分人倒戈,對特朗普來說也是好事。然而這世上并沒有免費的午餐。
《紐約時報》一篇題目為《科技億萬富翁如何成為共和黨的新捐助者階層》的文章中把愿意資助特朗普的這些硅谷大佬稱為“科技行業(yè) MAGA聯(lián)盟”,這些人不滿民主黨的政策,因為拜登政府不僅大力執(zhí)行反壟斷法,抑制交易,而且還試圖積極監(jiān)管加密貨幣行業(yè)。
如果報道屬實,那么以拜登為首的民主黨所推行的這些政策,損害了他們的核心利益,于是他們轉(zhuǎn)投特朗普,這樣也說得通。但是,他們可能還有更大的野心,甚至是想顛覆美國目前的政治生態(tài)。
在《紐約時報》的報道中,提到一件事情,一名叫柯蒂斯·雅文的前程序員,他也是“MAGA聯(lián)盟”的擁護者。他曾經(jīng)匿名發(fā)表文章稱,民主是一種“破壞性”的政治形式,提議要建立由國家首席執(zhí)行官管理的技術君主制。我們沒有找到這個程序員所寫的原文,但《紐約時報》的報道,將這些硅谷富豪們的政治野心展露無遺。文中甚至還提到,這些富豪們認為特朗普是最可以被收買的。
這些有野心的富豪們,似乎想要重塑美國政治生態(tài),那么馬斯克會不會是踐行這個想法的人呢?他在今年10月的一次演講中對于“為什么現(xiàn)在對政治感興趣?”這個問題作出了回答。
埃隆·馬斯克:“為什么我現(xiàn)在關心政治,過去我基本不涉足政治,原因是我認為我們正處在關鍵時刻。我看到了拜登、哈馬斯政府時期濫用權力和幕后操縱的行為,到了讓人深感憂慮的地步,所以我們現(xiàn)在要行動,如果這樣的政黨還能獲勝,那么我們今后的選舉就失去意義了。”
(二)隨時拆伙塑料情?
現(xiàn)在的問題是,不管是馬斯克自己的利益還是他背后科技大佬們的訴求,特朗普是否能滿足呢?這時候,拆CP大軍就跳出來了,他們認為特朗普和馬斯克會很快起沖突,兩人或因性格不合,或因利益沖突而分道揚鑣,真的會這樣嗎?
在整個選舉的后期,馬斯克這位世界首富的鼎力相助,確實為特朗普勝選加碼不少。但是,特朗普在某些觀點上確實和馬斯克背道而馳,比如他一向不支持電車,經(jīng)常狂批民主黨電車政策是綠色騙局,這種理念對特斯拉來說并不利好。但為什么馬斯克還是堅定地選擇了特朗普?也許是因為特朗普許諾給馬斯克的利益足夠多。比如馬斯克心心念念的“政府效率委員會”。
當?shù)貢r間8月12日晚,特朗普與馬斯克在X平臺上開展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深度對話”。兩人從7月份的槍擊案一直聊到了非法移民、氣候變化、通貨膨脹、俄烏沖突、教育等多個議題,就這些議題,他們存在分歧,但整體氣氛十分融洽,也表現(xiàn)出了對對方的贊賞。
在通貨膨脹的議題中,馬斯克指責拜登政府的過度開支是導致通貨膨脹的根源,并提出應成立“政府效率委員會”來監(jiān)管財政支出,還主動請纓,希望在特朗普政府中負責削減預算的工作。最初,特朗普僅談到了政府開支中的“不可思議的浪費”,隨后對馬斯克的提議表示支持,甚至稱贊他是“削減預算的高手”。接著,雙方對建立“政府效率委員會”的提議一拍即合。
馬斯克的豪賭,最終求仁得仁。彭博社指數(shù)顯示,特朗普勝選當天,馬斯克的個人財富就暴增265億美元,特斯拉的股價更是在一天之內(nèi)大漲15%。除了收獲財富,特朗普也沒有“辜負”馬斯克,立刻開始給他籌備“政府效率部門”。
11月12日,特朗普宣布埃隆·馬斯克與維韋克·拉馬斯瓦米將在他就任總統(tǒng)后共同領導擬成立的“政府效率部”。
任命發(fā)布后,馬斯克就X平臺上宣布將公布一份 “最令人震驚的愚蠢開支排行榜”,這“將是極其悲慘和極其有趣的”。他承諾“政府效率部的所有行動都將在網(wǎng)上公布,以實現(xiàn)最大程度的透明度” ,BBC的評論文章中將馬斯克稱為“改革沙皇”。
改革就意味著可能會動一部分人的蛋糕,也意味著太多的變數(shù)。馬斯克與特朗普親密關系的最好見證“政府效率部”,被一部分評論認為可能成為一把雙刃劍,一旦力度沒用好,可能會提前結束這對“第一兄弟”的蜜月期,讓他們走向分裂。
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到底會做哪些具體工作?他在今年10月份其實就曾有過比較細節(jié)的描述,一方面是消減預算,將至少從聯(lián)邦預算中削減2萬億美元。另一方面是精簡政府部門,他希望將聯(lián)邦政府機構的數(shù)量削減約75%,也就是在大約428個機構中留99個就夠了。馬斯克曾經(jīng)在推特的改革中,成功精簡了大量花銷和人員。但政治和商業(yè)不同,人們很難不去質(zhì)疑,他的這一套做法放在政府精簡工作中是否還有效?
美國公民社會組織聯(lián)合主席麗莎·吉爾伯特指出:“馬斯克不僅對政府效率和監(jiān)管一無所知,他自己的企業(yè)也經(jīng)常違反他以新‘沙皇’身份打擊的規(guī)則,這是企業(yè)的終極腐敗?!?
目前,外界除了對于馬斯克“商人跨界政治圈”是否能領導好“政府效率部”的懷疑外,近期在特朗普MAGA2.0版夢之隊組閣成員的選擇中,馬斯克的一些做法也被外界認為是可能加速他與特朗普蜜月期結束的重要原因。
特朗普的過渡團隊就曾對馬斯克在組閣過程中高調(diào)強勢且過于親密的做法表示過不滿。從龍之功可以,但是功高蓋主和指手畫腳就可能犯了忌諱。
11月19日,特朗普宣布,盧特尼克成為他的商務部長提名人,將領導新政府的關稅和貿(mào)易議程,并直接負責美國貿(mào)易代表辦公室的工作。這個結果和馬斯克想要的有點區(qū)別,因為他更屬意盧特尼克做財務部長。
早在在特朗普還沒公布新財長人選的時候,馬斯克早就按捺不住,11月16號直接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表了“選財長指南”,一下子做實了他“指手畫腳”的罪名。有人說他是在公開向特朗普施壓,也有人解讀這是特朗普團隊內(nèi)部派系斗爭的冰山一角被搬上了臺面。
馬斯克發(fā)帖明確支持聯(lián)席主席盧特尼克擔任財長。他稱盧特尼克是個“真能搞點動靜出來”的人,而另一個熱門候選人,對沖基金創(chuàng)始人斯科特·貝森特,則是個“一切照舊”的保守選擇,而“那些‘一切照舊’的人會讓美國朝著破產(chǎn)的方向狂奔?!?馬斯克還特意邀請公眾“發(fā)表看法”,然后轉(zhuǎn)身就@特朗普,意味深長地提醒他:“聽聽大家的意見”。
據(jù)《華盛頓郵報》報道,特朗普圈子里的一些人對馬斯克竟然會參與財政部長人選討論表示驚訝。其中一人表示:“這讓大家不高興”,并補充說馬斯克只是充當“聯(lián)席總裁”。
當美媒各種報道指摘馬斯克插手組閣人選的時候,馬斯克緊急在X上發(fā)聲:“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我對部分內(nèi)閣候選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很多選擇都是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敲定的,決定100%由總統(tǒng)做出?!?/strong>
特朗普和馬斯克的故事,也許給世人演繹的是一場“利益合伙人”的戲碼。他們目前的蜜月期可能會持續(xù)下去,但也有可能隨著利益分歧而瓦解。但我們可以預見的是,這對不按常理出牌的組合,未來注定會在美國政治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