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臺海網(wǎng),市場星報社多媒體數(shù)字報刊平臺,海峽都市報。
這個故事也許有讀者朋友已經(jīng)聽過了,但相信我,你看到的版本只要不是正經(jīng)媒體寫的,那一定是錯誤的版本。我整合了從2012年到現(xiàn)在的該故事的相關(guān)報道,最終得到了正確的版本。
時間要回到2012年的8月份。
福建連江縣黃岐鎮(zhèn)流傳著一個“窮漢一夜暴富”的故事:說是有一名家境貧寒、年過半百的莊姓單身漢在離岸邊不遠處的海上,撿到一條死后不久,剛漂浮在海面的百斤大魚。隨后他將魚賣給魚販,賺到了300萬元!然后人就不知所蹤了。
多家媒體的記者前往當?shù)剡M行采訪,發(fā)現(xiàn)確有其事,只是故事有虛有實。
2012年8月14日下午三四點,福建連江縣的一對姓何的夫妻乘船去離岸邊2海里的海域捕魚。捕魚作業(yè)途中,丈夫突然看到遠處的海面上漂浮著一個白白的東西,其顯然不是什么物品,而是某種生物的尸體。
妻子也盯著看了好一會兒,因為距離太遠,實在不好辨認出是什么。這時候丈夫懷疑這沒準是一具人類的遺體,死太久被泡得發(fā)白腫脹,呈現(xiàn)出巨人觀了!雖然不確定,但這個念頭一出現(xiàn),夫妻倆就很害怕,馬上停止工作,火速開船返航。
此時,同村的50歲出頭的老莊也正好在附近捕魚,他同樣看到了那個疑似是“浮尸”的玩意兒。但他沒往那邊去想,好奇心驅(qū)使著他開船湊近查看。等船停到了跟前,老莊愣住了,倒不是眼前景象有多嚇人,而是這居然是一條體長可能近2米,身體粗得成年人單手都環(huán)抱不住的大魚!
老莊試著將其拖到船上,但實在太重難以實現(xiàn),他于是用漁網(wǎng)兜住用船一路把魚拖到岸邊。
從這邊開始,就跟網(wǎng)上的信息有些出入了,很多作者都把這對夫妻當成了撿到大魚的主角。
上岸后,老莊興奮地給魚稱重,發(fā)現(xiàn)其重達160斤!岸邊的人們看到他撿回來的這條魚也是嘖嘖稱奇。有識貨的人告訴老莊:”這可是黃唇魚!如果是純天然野生的,特別值錢!“
老莊聽了連連點頭,馬上帶著魚到了市場想要盡快出手。有的魚販子看到這么大體型的黃唇魚也是非常激動,他們相互招呼,很快就有非常多的魚販子圍繞著老莊拍賣起了這條大魚。而且他們一開口就是一斤1萬!一斤2萬!
這可把老莊給高興壞了!他于是就將這條黃唇魚以約300萬的價格賣給了外地的一個魚販子。
然后故事的走向開始不對了。傳聞中老莊是一個單身漢,得到錢的第二天他就不見了蹤影。很多人說他是怕大錢被人惦記上,就算不是被偷被搶,也可能被借。反正自己單身漢一個,無牽無掛,直接離開就好了!
但這些情況跟事實壓根不符。
事情大部分都是真實存在的,事發(fā)地是福建福州連江縣鎮(zhèn)海建村,有記者去采訪了鎮(zhèn)海建村村支書何吾旺。何吾旺表示,確實先發(fā)現(xiàn)的村里的一對夫妻,但他們以為是浮尸就不敢靠近,后來大魚就被老莊給帶了回來。
而這個老莊現(xiàn)在確實是單身漢,他50出頭,因為家里太窮,老婆早就跑了。不過他還有兩女一兒,因此并不是完全的無牽掛。將魚賣了300萬后,他本人現(xiàn)在就還在村里呢,壓根就不是傳言的那樣直接不見了蹤影。
記者隨后找到了老莊的女兒采訪。老莊女兒稱,買走大魚的人是黃岐鎮(zhèn)本地魚販牽線找來的,他們也不清楚這個神秘的外商究竟是誰。
這條魚能這么快的出手,是因為連江黃岐鎮(zhèn)是有名的漁業(yè)鄉(xiāng)鎮(zhèn),這里遍布著無數(shù)“線人”,他們平時只是魚販,一旦聽到有人捕到名貴海產(chǎn),就熱心地幫忙聯(lián)系各地跑海鮮生意的老板,從中賺取“中介費”。
幾年前,當?shù)匾灿腥俗サ竭^大黃唇魚,當時不知道賣了多少錢,但據(jù)當時聯(lián)系外地富商的”線人“自述:那次他一口氣拿了5萬的“中介費”!因此當?shù)氐拿F海產(chǎn)壓根不怕出手不出去。
黃唇魚是屬于鱸形目石首魚科的大型魚類,其體長最大可達1.8米,體重在100千克左右!所以老莊撿到的那條還不算是最大的!它們是肉食性魚類,分布于我國的東海和南海海域。
頂級獵食者的數(shù)量本來就不會太多,后來它們又被人類盯上了。
2009年4月1日,福鼎市崳山島,兩個漁民撿獲一條黃唇魚,重84斤,一溫州老板98萬元買下,轉(zhuǎn)手以125萬賣給一個廣州老板。
2011年元月,平潭澳前鎮(zhèn)一漁民在牛山島附近,網(wǎng)獲一條體長1.93米、重150斤的黃唇魚。此后一魚販以150萬元價格買走,轉(zhuǎn)手以180萬元賣給長樂魚販。
2010年2月,漁民在南海捕獲一條重達140多斤、長約1.5米的黃唇魚,在廣東湛江被三名溫州老板以345萬元的價格買走。
黃唇魚的價格實際上一直都非常高,對于我們小老百姓來說,可以說是天價了。
從2023年,國家林草局新調(diào)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可知,黃唇魚已經(jīng)被調(diào)整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而此前也一只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因此珍稀首先是它們高價的原因之一。
根據(jù)福州當?shù)厮a(chǎn)專家稱,黃唇魚各個部位價值不同,大部分部位價格都還算合理,但其魚膘卻往往能賣出高價,其價格是同等重量的黃金價格也難望其項背的!因為人類普遍認為魚膘有高昂的藥用價值。
有了這樣”被賦予“的意義,黃唇魚的日子就開始不好受了。
人類開始了大規(guī)律的針對性的捕撈黃唇魚,因為實在太值錢了,因此漁民們幾乎可以說是瘋狂的捕撈,甚至發(fā)明了針對黃唇魚的捕撈方式!被稱為敲?作業(yè),這種捕撈方式是指用聲波攻擊來石首魚科魚類,因為這些魚類的耳膜中有耳石,因此很容易會被聲波攻擊給影響,這種捕撈方式是非常有效的,但卻壓根不會在意黃唇魚的死活,往往是將黃唇魚不同階段的個體一網(wǎng)打盡。
雖然這種捕魚方式被禁止了,黃唇魚也受到了嚴格保護,但隨著沿海一帶工業(yè)開發(fā)帶來的污染,其淺海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破壞,黃唇魚的數(shù)量也得不到恢復。
而且漁民們就算知道黃唇魚受到保護也難以遏制自己的欲望,黃唇魚越少,價格就越高,因此長期以往,黃唇魚就變得了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