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改的風刮向個體
“15萬元的加盟調改費,換來的卻是一個教訓?!标惓繜o奈地說道。
他在三線城市經營著兩家生活超市,憑著地理位置的優(yōu)勢和多年積累的口碑,日流水穩(wěn)定在萬元左右,生意雖然談不上火爆,但也算穩(wěn)健。然而,從去年開始,市場環(huán)境急劇變化,危機悄然降臨。
最初,周邊開起了幾家量販零食店,雖然沒有完全搶走客流,但對生意的影響逐漸顯現。今年下半年,情況進一步惡化,這些零食店集體轉型為批發(fā)超市,商品種類與陳晨的超市高度重合,且價格更低,直接分流了大批顧客。他的日流水從一萬多元驟降到五六千元。
為了挽回業(yè)績,陳晨決定加盟一家折扣超市品牌,希望通過改造重新吸引客流,甚至回到之前的營收水平,但現實卻并未如他所愿。
加盟后,陳晨收到的第一份“改造方案”只是一張粗糙的平面設計圖,里面的陳列布局完全沒有任何細致的指導??孔约好髦{整貨架,讓門店看起來更符合所謂的“折扣超市”風格?!罢麄€過程,品牌方的‘支持’來得簡單而敷衍。”陳晨評價。更糟糕的是,貨品供應的問題——品牌方提供的貨盤極為不穩(wěn)定。尤其是牛奶,油和大米這類,因為區(qū)域串貨問題無法到貨,導致貨架的商品時常短缺。
改造后,門店的生鮮品類被品牌方要求徹底砍掉,這直接導致老顧客大量流失。即便重新開業(yè),業(yè)績非但沒有起色,反而進一步下滑,日流水從五六千元跌至三千元左右。
加盟兩個月后,陳晨不得不承認,這次“改造”徹頭徹尾的失敗了。面對持續(xù)的缺貨和斷貨,現在沒有辦法,只能切回本地的供應鏈,重新把貨給組起來。
相比之下,同樣位于三線城市的趙康則顯得稍微幸運一些。他的超市同樣經歷了停業(yè)改造,但在一個月后重新開業(yè)。趙康表示:“開業(yè)第一個月情況還不錯,主要靠營銷和宣傳,流水提升了20%,不過成本也相應提升,利潤基本與改造前持平,有時候還不到。”
“在超市改造上本身非常謹慎,請了幾位超市調改師來門店給建議,但最后還是被當成了韭菜?!壁w康告訴“靈獸”。
據悉,目前市場上的超市調改師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曾在胖東來工作過的資深管理者,包括區(qū)域經理或大店長,他們曾在區(qū)域市場取得顯著成績,幫助企業(yè)利潤翻紅并實現數十億元規(guī)模。這類調改師收費較高,通常每店費用達100萬元。
另一類,則是來自本地或全國連鎖超市的店長,如北京華聯、華潤萬家、永輝等,他們的收費相對較低,一般在10萬元左右。
調改師的工作通常包括分析門店現狀、制定商品籌備和營運標準,并參與開業(yè)后的短期管理,通常持續(xù)一個月左右。
然而,這種調改的成功率并不樂觀。“門店調改九死一生,成功的案例有,但大多數以失敗告終?!睒I(yè)內人士坦言。
放眼整個行業(yè),“調改”已成為零售行業(yè)的熱潮。先是上半年,胖東來啟動對步步高、永輝等企業(yè)的幫扶調改后,華潤萬家、聯華超市、銀座超市等傳統(tǒng)超市紛紛開啟自主調改。而這場調改潮背后,是零售行業(yè)“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一邊,是山姆會員店和胖東來的持續(xù)“出圈”;另一邊,幾乎所有的上市零售企業(yè)受到競爭沖擊。
如今,這股調改的東風,也刮向了這些零售毛細血管的最末端。
二、商品結構是關鍵
趙康向“靈獸”透露,市面上的調改師給出的方案涵蓋多個方面,包括商品結構調整、員工考核與培訓、供應鏈團隊搭建、采購優(yōu)化,以及系統(tǒng)和營銷策略等方面。其中,商品結構調整被視為重中之重。
在趙康1200平方米的超市中,整改首先從商品結構入手。撤掉瓷器、廚具、小家電等占用大量空間但坪效極低的品類。這點趙康也比較認可,畢竟這些商品已不符合當前消費者的需求,無法為門店創(chuàng)造價值。騰出的空間被重新規(guī)劃,用于優(yōu)化商品結構。
其次,將快消品區(qū)域改為生鮮水果區(qū),與休閑零食區(qū)域相銜接,并在兩側增加風幕柜,用于存放水果和低溫奶制品。而休閑散稱區(qū)域則與酒水飲料、休閑食品相結合,形成更流暢的購物動線。
堆頭陳列也進行了調整,過去依賴收取陳列費的方式被優(yōu)化為商品結構的重新梳理,最終,將全場15000個SKU中5000多支滯銷商品全部替換掉,提升整體商品的動銷率。
然而,整改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趙康坦言,盡管整改投入了近30萬元,開業(yè)首日吸引了5000名顧客,但客流量隨后逐日下滑,最終與整改前的水平相差無幾。
此后,趙康又嘗試通過榴蓮促銷等活動吸引年輕客群,但效果只是短期的。肉蛋類商品雖然是引流品,但吸引的主要是老年客戶,客群結構單一的問題依舊存在。此外,整改中設備選型成本過高,也給門店的運營帶來了較大壓力。
趙康的經歷并非個例。在當前零售行業(yè)的調改潮中,商品結構調整是核心方向之一。
以胖東來指導步步高門店調改為例,步步高通過下架9773個單品(占比74.72%),引入7347個新單品(新增占比64.44%),使門店商品結構接近胖東來標準的90%以上。胖東來自有品牌的DL大酥餅、精釀啤酒、礦泉水等產品也進入步步高貨架。
這種自有品牌的滲透,被網友戲稱為“含胖量”的提升。
在永輝超市的調改中,商品結構調整同樣是重點。永輝參考胖東來的模式,下架了約70%的舊單品,同時引入近5000個新單品,使SKU總數接近9800個。烘焙和熟食區(qū)的面積從10%擴大到30%,成為門店中最受歡迎的區(qū)域。
這兩家超市的調改中,商品的“含胖量”都不高。大部分商品供應商并非來自胖東來,尤其是在永輝門店中,自有品牌,進口品牌和大規(guī)格包裝商品的出現進一步稀釋了“含胖量”的體現。
胖東來之所以能在過去幾年間從傳統(tǒng)商超中屢次“出圈”,正是憑借商品力的創(chuàng)新和服務的差異化,打造獨特的消費體驗。其自有品牌與高動銷率商品不僅幫助門店精準引流,更成為其核心競爭力。
對于那些尋求轉型的商超而言,商品力的創(chuàng)新與差異化成為模仿胖東來的一大方向。獨特的產品不僅能夠彰顯企業(yè)打造特色商品的能力,還能為品牌帶來顯著的引流效果。
例如,山姆會員店曾因多款爆品頻登熱搜,而奧樂齊的9.9元白酒也一度成為社交平臺的熱門話題。
然而,正如趙康的經歷所表明,調改遠不止是商品更替或裝修升級那么簡單。如何在差異化商品力、運營效率和成本控制之間找到平衡,才是商超調改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三、擺脫“二房東”,突破裸采
在這場調改變革中,第二個突破就是采購模式。
前不久,永輝和家家悅相繼宣布試水裸采模式。通過去中間化、降低采購價格,按照商品本來的出廠價進行采購。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與其說傳統(tǒng)商超的生意像“二房東”,倒不如形容成“收租”,通過向供應商收取條碼費、陳列費、促銷費等,甚至在店慶期間還要額外增加扣點,來養(yǎng)活生意。這樣一來,一切的高昂成本最終轉嫁到進貨價格上,導致終端零售價高,消費者也為此買單。
隨著硬折扣模式的崛起,傳統(tǒng)超市因成本過高、價格缺乏競爭力而陷入困境,生意逐漸被侵蝕,面對這場價格戰(zhàn),不少商超只能虧本維持,甚至閉店。
反觀裸采的核心在于去掉商品采購中的所有后臺費用,不再向供應商收取條碼費、陳列費等,而是以商品的出廠價直接采購。
上述業(yè)內人士向“靈獸”表示,裸采的同時,商超也提出了價格的自主權,一是要求供貨價與經銷商持平,從源頭上消除中間環(huán)節(jié);另一方面,商超可自行決定終端零售價,不再受品牌方的限制。這使得裸采模式下的商品價格更具競爭力,從而低價吸引消費者。
但它也對商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掉后臺費用后,商超需要承擔更多的庫存管理和物流成本,同時需要更強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如果供應鏈能力不足,可能導致商品供應不穩(wěn)定,甚至進一步壓縮利潤。
此外,供應商的配合度也至關重要,若供應商不愿意調整供貨模式,裸采的實施將面臨阻力。
更重要的是對現金流的考驗。傳統(tǒng)商超依賴供應商支付的各種費用,不僅緩解資金壓力,還提供穩(wěn)定的現金流。裸采模式取消了這些費用,商超需要自行承擔商品采購的全額成本,這對現金流不足的商超構成了巨大壓力。
其實,胖東來的成功證明了自采和自營模式的潛力。通過高比例的自采商品,胖東來有效控制了商品質量和成本,實現了較高的毛利率。
這種高毛利為其提供了實施高薪酬制度的空間,激發(fā)員工積極性的同時,提升服務質量。顧客因優(yōu)質服務而忠誠,最終帶來了持續(xù)的營收增長,形成了“高毛利—高薪酬—優(yōu)質服務”的良性循環(huán)。
然而,這種模式并非所有商超都能輕松復制。
在趙康的調改中,他聽從調改師建議調整員工薪資結構,一方面激勵員工,另一方面調改后工作量加劇。由于調改未能帶來顯著的業(yè)績增長,增加的薪資成本反而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效果并不理想。
趙康坦言,調改后壓力倍增,“千萬不要著急調改,反而成了別人的韭菜?!?/p>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靈獸,作者: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