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App,作者: 雪白血紅,(https://xueqiu.com/6651653241/129931287)
如今不咋被人待見的“白銀”在近40年中曾經兩次上演無比瘋狂的投機行情!
“黃金適合投資,白銀適合投機”。因為黃金市場難以壟斷操縱,白銀市場易于壟斷操縱。
1980年亨特家族操縱白銀市場可以用瘋狂和慘敗形容;巴菲特不喜歡黃金,正因為它是穩(wěn)定的。但股神“巴菲特”卻真實的締造了白銀投資投機史上的最大手筆完勝。
事實上,巴菲特知道如何操縱市場,他懂得如何利用媒體,政府和企業(yè)管理層的缺點來操縱股票的上升或下降。巴菲特非常清楚自己目前的公開立場與言論能夠引起市場的改變與波動,只要他認為對自己有利就一定會這么做。
全世界玩金融的玩家眼中的上帝——“股神”沃倫-巴菲特也在白銀投機上掙到了一大桶金子。但其實差點輸掉一切!
1999年初,巴菲特買入了1.3億盎司的白銀,在白銀價格達到7.81美元/盎司的高位后,他又在白銀的回調中不斷加倉。據市場人士測算,其購入白銀的平均成本約為5美元/盎司左右,最多時其頭寸占到差不多全球一年的白銀總產量,期貨市場白銀總持倉量的1/4。而當時的背景是,股市價格高漲,股票的投資機會不如白銀。所以,巴菲特選擇了白銀投資。
隨后,白銀價格從1999年的5美元/盎司上漲至2006年的15美元/盎司。
2006年5月11日在國際白銀市場上突然傳來巴菲特將了結白銀頭寸的消息。巴菲特發(fā)表言論說,他相信“目前金屬價格的上漲是受投機買盤的推動,而不是基本面情況在起作用”,鑒于價格走勢和基本面乖離率過甚,對此他“將不再保留白銀期貨頭寸”,了結了長達8年的投資。8年3倍,年復合收益率大約是15%。
后來巴菲特總結其白銀投資說:“我們一度曾持有大量的白銀,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了。我最初的決定是基于——白銀的生產和回收總量約1億盎司——低于其消費量。目前的消費需求已大幅降低,比如以照相行業(yè)為例,該行業(yè)同時提供了大量的白銀回收,因而也起到了抵消供應不足的作用。
白銀的供需關系曾經是失衡的,但是由于累計開采出來的量很大,并且原本其他用途的需求量釋放出來轉做他用——這增加了供應,這些就是Hunt兄弟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試圖在白銀市場囤積居奇時發(fā)生的變化。純銀礦非常少,大多數白銀是其他采掘過程的副產品,因此產能不易擴張。我認為白銀會變得緊俏,我很早就認識到這一點而買入。當然,賣出得也很早。”
其實更為真實的是:
上世紀90年代末在全世界都在鼓噪互聯網概念的時候,巴菲特卻劍走偏鋒,持續(xù)地大量買入白銀,1999年初,巴菲特買入了1.3億盎司的白銀,在白銀價格達到7.81美元/盎司的高位后,他又在白銀的回調中不斷加倉。在這個過程中,巴菲特買的并非最低價,賣的也更非最高價,過程中更出現接近20%的虧損。與此同時,其它科技股投資者的利益卻輕松翻倍,巴菲特在強大的市場壓力之下,依舊堅持追加白銀頭寸。這樣看似飛蛾撲火的做法,無疑招致許多投資者的嘲笑,但巴菲特始終堅信自己的投資方向(說白了就是強行坐莊,依靠資金優(yōu)勢和自身優(yōu)勢!),最終完美收官,白銀價格從5美元一盎司上漲至15美元一盎司,最多時,其頭寸占到近一年的世界白銀總產量,期貨市場白銀總持倉量的1/4。
注:事實上巴菲特知道如何操縱市場,他懂得如何利用媒體,政府和企業(yè)管理層的缺點來操縱股票的上升或下降。巴菲特非常清楚自己目前的公開立場與言論能夠引起市場的改變與波動,只要他認為對自己有利就一定會這么做。
2003年前大對沖基金(Big Hedge Fund)經理馬丁·(Martin Armstrong)在他的個人網頁中揭露過巴菲特對白銀市場的操縱:
“1997年時,我取走了所有的利潤并拋售了所有的看跌頭寸。當有人通過電話以盡可能低的價格向我購買1000手白銀時,白銀的交易價格在4.29美元左右。他們還故意給我看了巴菲特的訂單。共和銀行(Republic Bank)的鮑勃·高特立博(Bob Gotlieb)打電話給我,想讓我加入他們的市場操縱團隊。他講:白銀市場將有大事要發(fā)生,當我問誰是幕后操縱者時,他說:你的朋友在康涅狄格(巴菲特所居住的州)。
后來,我通知我的客戶,銀價將達到7美元。1997年12月我應中國政府之邀離開美國前往中國參加亞洲金融危機的研討會。當我回到美國時,銀價已攀升到6.40美元。毫無疑問,共和銀行采用了用自己的錢購買大量白銀再將其轉移到倫敦的方式,這樣就可以操縱銀價的上漲。我們必須拋棄一切嫉妒、沖動和偏見來面對血淋淋的現實。
在我們這些莊家的觀念中,白銀市場可以通過各種操縱方法來控制價格,比如遠期合約、借款、期權期貨和受到控制的分析師的虛假宣傳。
事實證據表明,銀價操縱從1995年便開始了。當然,沃倫·巴菲特現在被捧成圣人,實際上巴菲特在白銀市場上卻是積極的操縱者。在輿論的宣傳作用下,巴菲特購買1.3億盎司白銀的投資活動卻被美化成了反對那些可怕的空頭和工業(yè)用戶的力挺白銀市價的善意行為。顯然,盡管紐約白銀交易的保險費用較低,但巴菲特卻仍然在倫敦進行白銀交易,這就是證據?!?/p>
美國媒體出于整體金融市場格局的考慮,并未對巴菲特的白銀投資做過多渲染,這也成了不能說的秘密。